手机邮箱

联系电话

010-59338585

bf88必发【农业农村】白银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研报告
来源:bifa88发唯一官方网站 作者:888必发 发布时间:2024-04-08 12:43:40

  白银市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,境内黄河干流全长258公里,占黄河甘肃段总流程的28.3%,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充足,适宜发展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灌溉农业,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,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。全市现有69个乡镇、702个行政村,农村常住人口65.68万人,占全市常住人口150.3万人的43.36%(七普)。目前,全市共有耕地795.18万亩,其中旱地600.11万亩,主要在会宁县和靖远县南部;水浇地191.84万亩、水田3.23万亩,主要在靖远、景泰县和平川区等沿黄区域;永久基本农田673万亩。2022年,全市一产增加值116.46亿元,增速5.2%,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.1个点。

  近年以来,白银市委、市政府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发展现代农业,以“两个牵引”为着力点,强龙头、补链条、聚集群,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,重点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产业链,做大做强甘肃品高食品、菁茂生态农业、祁连雪、长征药业、美娅泛农、利尔康等骨干企业。立足全市草食畜、中药材、林果、马铃薯和小杂粮种植规模,瞄准康养保健食品、旅游休闲食品等方向,培育发展甘肃汇勤、会宁玲辉、甘肃茂群天运、金久杞特等具有保健养生特色的深加工企业。按照工信部门统计数据来看,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共101户,主要从事农副食品加工、食品制造、饮料制造、中药材加工等行业。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户,2022年规上企业产值共29.47亿元,其中:农副食品加工产值24.66亿元,食品制造产值2.42亿元,中药材加工产值2.39亿元;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为:农副食品加工2.06亿元、食品制造3408.5万元、中药材加工4382万元。甘肃品高食品、甘肃祁连雪、甘肃美娅泛农等13家加工企业产值过亿元。

  (一)农产品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不高。我市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(合作社)多数是初级产品加工,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比重小,多层次开发的产品少,产品档次低,产业链条短,生产效益不高,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。畜产品基本处于屠宰、分割、简单包装的初级加工水平,平川区黑毛驴熟食制品处于起步阶段;农产品大都处于分级、分拣、储藏保鲜、简单包装的初级加工水平,精深加工产品枸杞原浆、文冠果茶、文冠果油等还均处于中试阶段。目前,除了会宁马铃薯淀粉外,很少有精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上流通。

  (二)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。与其他产业不同,农产品加工业因其生物属性上的制约及市场体系、价格机制等因素影响,造成农产品信贷风险更大,加上金融机构对农产品了解程度有限,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,最终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题。如甘肃祁连雪淀粉工贸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,目前因融资困难,导致变性马铃薯淀粉生产线不能开工建设,导致企业生产设备、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落后,难以继续扩大产能,影响产品更新升级和企业健康发展。

  (三)部分产品生产标准制定不及时。全市文冠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,文冠果加工企业5家(甘肃陇原农林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、甘肃茂群天运文冠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、甘肃海全文冠果科技有限公司、甘肃菁茂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甘肃文冠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),建成文冠果茶加工生产线条,茶、油年加工能力分别为75吨、600吨。2022年全市加工文冠果油26吨、茶24吨,产值1.85亿元。文冠果加工生产已初具规模,但种苗、茶、油、果等生产、加工过程没有统一的标准,生产、加工不规范、不科学问题突出,产品品质良莠不齐,茶、油作为食品存在安全风险,影响产业健康发展。

  (四)部分加工企业产能发挥不足。突出表现为生猪和牛羊屠宰加工产能过剩,家禽定点屠宰企业没有。目前全市已建成甘肃品高、白银银安肉、会宁荣昌和平川众鲜等4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,设计屠宰量为150万头/年,但2022年屠宰量为60.6万头。肉羊方面,建成景泰伊兰、靖远万信、甘肃森阳等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条,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达230万只,但2022年屠宰量为30.2万只,仅占屠宰能力的13%、出栏量的11%。部分企业存在长期“吃不饱”现象。

  再如平川区利尔康公司建成年产3000吨菊粉和1000吨低聚果糖生产线各一条,但因加工原材料不足,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,甚至处于半停产状态。

  (五)品牌运营不足知名度还不高。虽然有靖远枸杞、羊羔肉和硒砂瓜、会宁小杂粮和胡麻油、景泰条山梨等区域公用品牌,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、统一包装和附加标识等,品牌、包装、服务、信誉等营销上缺少应有的竞争力。在全国、全省市场上叫得响、影响大、销量多、价格高的农产品加工品牌极少。如靖远产的枸杞要冠以宁夏枸杞才能买上好价格。还存在产品包装设计和品牌运营企业比较缺乏,近60%的产品包材要从外地购买,并且还存在“一包难求”的问题。

  (一)坚持主体培育,着力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。一是按照分类指导、精准施策的发展思路,对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分类梳理,积极扶持培育一批“领军企业”、“成长企业”,让龙头“大起来、强起来”,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、技术提升等,以点带面引领行业转型升级。二是积极推进产业招商。采取小分队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中介招商等,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产业招商,重点引进一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、关联配套产业企业和研发机构,构建技术含量高、带动性强、配套产业完整的农产品精深加产业链。三是引导种养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兴办加工企业,并向产业园区集聚。合力推动现有农产品加工小企业、小作坊通过兼并重组、参股控股等形式实行抱团发展,促进中小企业整合升级为规上企业。四是大力协助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,强化新产品研发,避免产品同质化,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。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采用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设备,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,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,促进产业优化升级。五是围绕发展壮大农村“四小经济”,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小作坊,支持农业生产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养大户发展农产品初级和精深加工,培育一批加工型新型经营市场主体,统筹农产品初加工、精深加工及主食品加工协调发展。

  (二)推进品牌塑造,着力提升白银农产品整体形象。一是积极引导和组织龙头企业申报绿色产品、有机产品、无公害产品认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,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,并通过做好品牌策划、品牌定位、品牌文化、品牌营销等工作,打造一批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参展补助经费,用于资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大型展览会,推介宣传白银特色农产品,提高白银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。二是着力培育一批“银字号”品牌,整合创建白银自己的农产品公用品牌,通过统一标准、统一包装和统一标识等,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,努力提高白银独有的品牌知名度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。三是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督。强化农产品原料基地标准化体系建设,建立高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标准。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等质量认证,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走上标准化、规范化、现代化轨道。积极推广应用普通数码、一维条码、二维码、电子标签等方式对产品赋予身份证明。引导企业加快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,监控和记录从“原料到舌尖”的生产、仓储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,并把这些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、智能手机终端APP等途径进行数据采集跟踪。

  (三)优化产业布局,着力推进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。一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。围绕“4+4+N”产业发展布局,做好“粮头食尾、农头工尾、畜头肉尾”文章,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、标准化、高效化种养示范基地,推动牛、羊、猪、瓜菜集群化发展,文冠果、枸杞、马铃薯、小杂粮片带化发展,林果业、黑毛驴、盐水鱼虾、中药材等县域特色产业区域化发展,不断推动种养原料基地建设上规模。二是严格执行国家、省现有的农业产业标准体系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确保从种植(养殖)、生产管理、施肥、用药、灌溉、病虫害(疫病)防治指导和产品收获采摘(屠宰加工)等全过程都有规范的操作规程,并广泛开展标准化试点、示范工作,构建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服务全覆盖的区域标准化推广体系,不断提升辐射带动作用。三是引导企业依托现有的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、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等经营模式,进一步强化企业与农户的经济和法律责任约束,真正形成“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”,使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,提高农户的种养积极性,有效推进原料生产基地的稳定和不断扩大。

  (四)完善政策措施,着力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。一是进一步健市县领导联系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制度,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指导和服务,协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存在困难,有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。二是要认真落实财税、用地、金融、人才、电力等各项扶持政策,不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,形成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工作合力。三是进一步统筹财政资金,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,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放,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问题。四是建议市场监管、农业农村、工业和商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,及时通报了解企业在落地生产、基地建设、商标注册、品牌创建、产地产品认证、产品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并积极主动帮助协调服务,解决企业生产、销售和发展的后顾之忧。五是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业务骨干,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,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。


bf88必发
版权所有:bf88必发(中国)·唯一官方网站注册登录APP bf88必发